|
“开业红包”是什么鬼?起底“创业女孩”微信朋友圈骗局 |
“親~工作不要太累哦,好好對自己。”
“快去吃飯哦,你的胃要自己保護哦。”
“已經很晚了,我們明天聊,要注意身體噢”
……
積極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不時噓寒問暖的女性溫柔,美麗時尚的朋友圈自拍,這樣的微信“人設”是否看來毫無危害?但很可能“人設”的另一面,是一個專門在電腦屏幕前利用“聊天”騙取他人錢財的犯罪分子。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偵破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搗毀了一個長期在網上以“創(chuàng)業(yè)開店”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超過800萬元。4月10日,專案組從廣州將40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滬。目前, 40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被刑拘。
“網紅主播”也是“創(chuàng)業(yè)女性”
今年3月,市民萬先生來到閔行公安分局虹橋派出所報案,稱與一個月前在網上認識的妹妹“一萌”斷了聯系。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是出于對“妹妹”的好感和支持,萬先生已經先后通過微信轉賬、紅包等方式支付給對方近一萬元,而這幾天當萬先生不再向其發(fā)紅包時,“一萌”卻斷了聯系。萬先生覺得蹊蹺,于是來到派出所報案。
民警通過萬先生提供的微信賬號發(fā)現,所謂“妹妹”實際是萬先生認識的網友。其在短視頻網站的固定賬號叫“一萌”,粉絲已經超過50萬,每晚都會在直播間為網友唱歌。而為了進一步認識“一萌”,萬先生在今年2月主動加了她在直播平臺提供的微信賬號,成了可以與“一萌”點對點聊天的微信好友。
打開“一萌”的朋友圈,儼然是一個“積極向上”“善良獨立”的職場女性:上午10點堆著厚厚資料的辦公桌,晚上8點燈火通明“經理視角”的獨立辦公室,無一不在暗示“一萌”正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而這也和萬先生聊天的內容完全一致。
萬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和“一萌”聊天時,內容大多是“哪里人”、“自己的身世經歷”,而當聊了一個多星期后,“一萌”就提到姐姐的茶莊要她接手,近期準備開業(yè),開始向自己索要“開業(yè)紅包”。從168.88元的“幸運轉”,到334.66元的“生生世世順順利利”,因為認為每次數額并不大,所以萬先生都會滿足“一萌”的要求。
再后來“一萌”的胃口越來越大,開始向萬先生索要1314元、2019元、5200元的紅包,萬先生雖然有些為難,但最終還是匯款給了對方。直到3月初,由于手邊沒錢了,紅包漸漸停止了,而“一萌”就再也沒有和自己聊過天。回想已經花出去的九千多元,萬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了。
“人設”背后是“專業(yè)劇本”
接到萬先生報案后,民警初步認為這是一起詐騙案件,而隨著調查深入發(fā)現,這一微信賬號并非只與萬先生有頻繁的轉賬關系,民警判斷這可能是一個有組織的詐騙團伙,于是立即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經過專案組連續(xù)一個月的連續(xù)作戰(zhàn),4月7日,“一萌”何某落網。一個分工明確,劇本詳盡的詐騙團伙浮出水面。
何某交代,她于去年9月入職,公司主要有推廣部、業(yè)務部兩個部門。推廣部負責在各類社交平臺上推廣微信賬號,這些賬號通過“美女頭像”、朋友圈塑造形象,吸引大量“客戶”加微信,隨后交給她所在的業(yè)務部,由業(yè)務部像她這樣的員工與“客戶”聊天,每一次聊天都有相應的“話術劇本”。劇本詳細描述了從加微信的第一天到第八天,每天都不同的聊天內容和朋友圈展示內容。前三天為第一階段,主要是與客戶相互熟悉,建立信任乃至有些曖昧的關系;第二階段是進一步讓客戶了解自己,通過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體現自己的善良,增加客戶對自己的好感。為了體現“貼心”,還會聲稱為客戶求了一串佛珠,并配上視頻。
前兩個階段如果順利,會馬上進入第三個階段。隨后,暗示自己有個姐姐,籌備一家“茶莊”開業(yè)。工作人員謊稱將要接手姐姐的茶莊生意,新店即將開業(yè),向客戶所求“開業(yè)紅包”。第一個168.88元,紅包沒有備注就要求再發(fā)一個,并備注“開業(yè)大吉”;之后就繼續(xù)編理由讓客戶發(fā)從334.4元到999元不等的紅包。客戶如果沒有懷疑,工作人員則會要求客戶轉賬1314元到5200元不等的金額,如果客戶不愿意,客戶就會被“放棄”,轉而工作人員與下一個客戶聊天。
實際上,所有的朋友圈照片、頭像照片都是公司請模特專門拍攝,統一發(fā)到公司微信群里,給工作人員用于偽裝賬號的“炮彈”。
而這些騙得的紅包現金將匯總到詐騙集團的帳戶,業(yè)務員再從收入的紅包中提成,每月收入能達到1萬元。在調查中專案組發(fā)現,有近兩萬名全國各地的被害人陸續(xù)通過微信、銀行卡的形式向犯罪團伙匯款,金額從幾百到幾千不等。
抓捕現場:“聊天”就是工作人手一臺工作手機
經過前期的大量工作,專案組初步掌握了“一萌”所在網絡詐騙團伙的組織結構。雖然該團伙遠在廣州,但是受騙對象卻分布全國各地,數量近兩萬人。他們陸續(xù)通過微信、銀行卡的形式向犯罪團伙匯款,金額從幾百到幾千不等,而有些因為受騙金額并不大,很可能直至騙局結束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犯罪團伙。
4月8日下午,在廣州市天河區(qū)一商務樓內,幾十名“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內忙碌地敲擊鍵盤,而顯示屏上,正打開著多個微信聊天界面,而聊天內容,大多都是從“話術模板”上復制黏貼的。專案組進入辦公室,快速控制了這個毫無準備的犯罪團伙。民警看到,每人桌上都至少有一部貼著標簽的“工作手機”,工作人員無論男女在工作手機上都會扮演成漂亮可人、身世可憐、工作努力的“一萌”,以“關心問候”獲取信任,以“開業(yè)紅包”騙取錢財。4月10日,在廣州警方的大力支持下, 40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滬。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雖然網絡社交已經成為現代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偽裝“人設”的空間。面對陌生沒有線下接觸過的網絡朋友,應當謹慎小心,特別是當對方提出金錢方面的要求時,一定不要輕易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