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6984分 |
注冊:2006-8-14 |
發(fā)表:2180(1204主題貼) |
登錄:3749 |
|
|
上帝視角《大秦賦》有毒! |
2020歲末,有一部叫《大秦賦》的電視劇熱映。這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后一部,講述呂不韋成功做局從商人一躍成為權傾朝野的丞相,曾經喪家犬一般的嬴政幼年登上王位,李斯入秦,六國被滅等故事。
《大秦帝國》系列向來以歌頌(不惜一切代價的)統(tǒng)一為主旨,《大秦賦》在這方面表現(xiàn)尤甚——一個“賦”字,直接把對秦朝的歌頌體現(xiàn)了名字里。
這部作品再次提醒我們,一個君主,被稱為堯還是桀,不過還是基于成王敗寇的陳詞濫調,一個時代是偉大還是敗壞,完全可以被后世之人翻云覆雨。
正如,大秦帝國掃滅六國,既可以當做一個豐功偉業(yè)歌頌,也可以當成一次對中華文明的毀滅來詛咒。《大秦賦》這樣的主旋律文藝作品,選擇了前者,有它的道理。
這種道理建立在上帝視角之上,當然,這種所謂的上帝視角也可以稱作“非人視角”。
舉例說一下這里所說的上帝視角。
比如,一場大戰(zhàn)正在發(fā)生,血流成河,空中的上帝對于流多少血死多少人是不關心的,它關心的只是結果。當戰(zhàn)爭以一方將另一方屠殺完畢,當那些尸骨化成塵埃,大地上莊稼繼續(xù)生長,花兒繼續(xù)開放,于是,“上帝”便總結出這場戰(zhàn)爭的種種好處。
那些人之所以自封上帝,或許因為站在了兩千年前之外,沉浸于宏大敘事而忘了自己是一個“人”,忘了自己與那些被莊稼一般收割、被屠殺碾壓成塵埃的人們是同一個物種,同一類血肉之軀……或許意識不到自己也可能會重復那些人的命運。
世間其實沒有道理可言的,因為同一個事~竟然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講出不同甚至相反的道理。
為了不陷入不可知的虛妄,我堅持從“人”的視角講道理。把自己看做前述例子中的那場大戰(zhàn)中的一個小卒——哪怕我不得不上戰(zhàn)場,也想在倒下之前發(fā)問:用我的命作為代價,謀求那種上帝視角的種種好處,是否是必須的,“統(tǒng)一”是否是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
接下來,就從人的視角看一下大秦的崛起和掃滅六國。
大秦來自于一個野蠻的部族,
關東諸國相對于秦要文明很多,諸子百家,璀璨思想。
秦像一粒邪惡的種子扎根西部邊陲,或許是地處邊緣地帶造成了危機感(有點像島國日本漂浮在大海上的危機感),數(shù)百年中它一直以擴張版圖為終極目標。
擴張即侵略,侵略即戰(zhàn)爭,戰(zhàn)爭即屠殺,不僅屠殺敵國也消耗本國的子民。
在關東找不到用武之地的法家思想,被商鞅帶到秦國,立即得到重用和推行。
法家思想是一整套的體系,核心是一切為君主和擴張服務,將人當做工具和零件,最終將秦國打造成一個高效率的戰(zhàn)爭機器。
就像早年的富士康工廠一樣,工人是被當做機器的,企業(yè)管理和企業(yè)文化以消滅人性為代價提高效率。從上帝視角看,提高效率當然是好的,但從人的角度看~是不人道的。
戰(zhàn)爭機器的使命就是戰(zhàn)爭。
《大秦賦》里的嬴政,親政前想的是如何獲得“獨裁權”,親政后孜孜以求的是啟動戰(zhàn)爭機器掃滅六國。
嬴政與他操盤的秦國具備這樣一些特征:集權、崇尚暴力,推崇戰(zhàn)爭,軍事優(yōu)先,對內恐怖統(tǒng)治,對外極力擴張……
這些特征匯聚到一起,你或許會覺得這兩千年前的秦國并不陌生,這不就是二戰(zhàn)時候的軍國主義日本和法西斯德國么?
是的,我的評價就是,秦帝國就是法西斯主義國家的鼻祖——當然,這個說法早就有了,我只是對此表示認同。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評價,那你會跟我一樣產生一個困惑:當今世界所鄙視的法西斯主義,為什么披上秦國的外衣,就受到了文藝作品甚至史書的推崇呢?
或許只是因為,當年的德國和日本都戰(zhàn)敗了,而秦國贏了。
套用贊美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邏輯,如果日本在二戰(zhàn)中成為勝利方,日本當年武力推行的“大東亞共榮圈”會不會成為一個類似“秦滅六國”那樣的豐功偉績?若真會那樣,那么,當年各國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流血犧牲不僅沒有意義,甚至會被批評為阻礙歷史的進步——在那些歌頌秦滅六國的作品里,抵擋秦國的六國,不就是這樣被定性的么?類似的,還有阿道夫希特勒。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到處發(fā)動掠奪戰(zhàn)爭……
在大秦賦里,六國的君主大臣們都成了螳臂當車的小丑,每一次的對抗秦國的合縱連橫都被描寫成鬧劇。細想起來,令人悲傷和感嘆——還是成王敗寇,勝者為堯,敗者成桀。
若能從“人”的視角看待這些,就會對那些對勝利者的無原則歌頌,感到別扭甚至惡心。
……
這倒不是說我反對“統(tǒng)一”。統(tǒng)一當然有統(tǒng)一的好處,但不能因為統(tǒng)一有諸多的好處,就對統(tǒng)一的代價忽略不計,甚至一味謳歌。
統(tǒng)一,應該被當做一個中性詞,但它早已被塑造成了不容置疑的褒義詞,并成為一種價值觀灌輸在中國人的頭腦中。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凡是促進統(tǒng)一的都是正面的,凡是破壞或阻礙統(tǒng)一的,都是負面的。哪怕統(tǒng)一之后像秦帝國那樣成了一個更大規(guī)模的暴政機器,依然會被贊美。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歷代帝王的利益和權勢建立在國土面積和人口規(guī)模之上。古代中國一直是農業(yè)國,更多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才能給帝王呈現(xiàn)更大的蛋糕。所以,由帝王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必然推崇并灌輸大一統(tǒng)思想。
也正因此,雖然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很快就崩盤了,但是后代的帝王都是嬴政的精神子孫。凡是努力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都會被歌頌,凡是偏安一隅的朝廷都會被嘲諷。那些被歌頌者,不過是因為取得了勝利,那些勝利者,不過是屠殺的人更多而已。
把“反對者”殺得越干凈,自己在史書上的形象就越高大,諸如秦皇漢武。即便是那些職業(yè)殺人犯中的失敗者,也能被稱為梟雄,比如黃巢、李自成。
……
盡管文藝作品有洗腦功能,但我認為還是把它當成娛樂產品看待為好。
所以,雖然我認為《大秦賦》“有毒”,但寫此文絕不是為了批判它——不能把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作品當成“毒草”看待——我只是想從“人”的角度,講講自己的道理。
雖然世間常常沒有道理可講。
解讀:逮捕安倍登上日本熱搜|東京地檢署特搜部
全世界要警惕:美國已經走在法西斯道路上了!
為何發(fā)達國家不怕美國強大,卻擔憂中國復興、拋出中國威脅論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