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 |
|
等級:論壇騎士(三級) |
積分:6960分 |
注冊:2006-8-14 |
發(fā)貼:2182(1209主題貼) |
登錄:3724 |
|
|
香港問題的實質是什么?香港內部的階級矛盾 |
香港問題的實質是什么?
—— 香港內部的階級矛盾,常常被惡意引導為陸港矛盾。
香港無論如何,都是高度發(fā)達地區(qū),香港的貧民,無論是從賬面上還是從實質上看,也都屬于相對貧窮。所以,香港這種相對貧窮,光是從民生角度看,并不必然導致政治和社會問題。
對于正規(guī)的資本主義而言,私有制下的市場經濟制造出的貧富差距,是依靠西方式的大眾民主去平衡的。也就是說,貧民雖然在經濟上沒有錢,但在政治上,和富翁有著平等的一票。至少形式上如此。
對于正規(guī)的社會主義而言,具有比較完善的人民民主制度。很多人對東方式民主有誤解。但事實上,東方式民主政治中,開會的過程和諧,是因為將很多工夫做在了會前,通過充分醞釀、科學分析、廣泛征求意見,再將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議案付諸表決,從而使多數決議能夠較好的體現各方面意志。
在香港,這兩種形式上的民主都是不具備的。香港特區(qū)的行政長官由一個選舉委員會選出。這個委員會包括了4個界別,共38組。第一組是工商業(yè),包括17組資本家。第二組是專業(yè)人士,包括會計、建筑、教育等10組高知分子。第三組是漁農、勞工、宗教、社會福利、藝體出版等5組社會賢達。第四組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級議員。
從這個構成不難看出,香港政治并不是去設法彌補勞動群眾由于私有制與市場經濟所造成的被剝削地位,相反,更傾向于強化精英階層,即剝削階級在香港社會中的統治地位。這樣一來,被剝削的大多數人的利益訴求勢必在既有政治框架下很難有合法的實現途徑。在這種情況下,單純說什么法治與理性,實際上是十分空洞的。
不民主的社會并非不能維持穩(wěn)定。對于一個方圓近千余平方公里的小地區(qū)而言,極權政治沒有存在的土壤,威權政治倒是可行的。然而,自古以來,要搞威權政治,首先要有威。而要有威,那么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統治集團。然而,這樣一個集團在香港是不具備的。
香港的政治體制塑造出一個人數占絕對少數的精英集團。在“港人治港”的大框架下,形成了與被治的港人相對立的、橫亙在中央政府與香港人民之間的一個“治港港人”集團。他們代表人物當然是以李先生為代表的權貴精英們。從“一國兩制”的初衷看,我們希望這個“治港港人”集團能夠切實擔負起治港責任,維護好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如果做不到,至少維持穩(wěn)定。
責任感在“治港港人”集團中是不存在的。但凡實行威權政治,那就是以少數去治理多數,若是少數人無組織、不團結、沒有決心,又如何治理得了呢?好的威權,新加坡就是典型,維持了繁榮穩(wěn)定,但那是坡上的李先生們,不是港島的李先生們。
一個權力機構可以腐敗,但不能無能。無能就算了,好歹得負點責任。但這個“治港港人”集團所做的是把香港的利益據為己有,10個最大的家族資產就占到香港GDP的35%,這種財富集中程度世所罕見。與此同時,一是將資產逐步轉移出香港,轉移到大陸和西方,這樣一來,就不再同香港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隨時可以跳船。二就是把統治失敗的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使北京去背這口鍋,很顯然,就是要將“治港港人”與“被治港人”的港人內部矛盾,轉化成了港人與大陸的矛盾。要讓在香港幾無立錐之地的屌絲覺得自己和李先生是一種人,卻與河對岸的大陸同胞不是一種人,很明顯,他們在強化“港人”的身份認同,而故意弱化“被治”的階級認同。
于是,經濟上的民生問題與政治上的民權問題就由建構“香港人”這樣一個想象的共同體,而轉變?yōu)槊褡鍐栴}。“港獨”是怎么來的,就是從回避不平等經濟體制與不民主政治體制那里來的。有很多人認為香港的年輕人“蠢”,這是不對的,從整體受教育程度看,香港年輕人比大陸還是要高的。當然,從政治上看,他們的政治表達方式與具體政治訴求確實相當不成熟,但是,我們要知道,這種不成熟并非先天愚鈍,而是由不平等不民主的政治經濟體制所塑造出來的,是由于他們沒有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
只要我們知道,香港問題的癥結一不是出在中央政府身上,二不是出在香港人民身上,而是出在橫亙于這兩者的“治港港人”集團身上,就應該知道,香港并不是沒有救。
對維持香港繁榮穩(wěn)定的共同愿望構成了中央政府與香港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基礎。維持香港繁榮穩(wěn)定,對于中央政府來說是必須的,因為無論風云如何變幻,香港就在那里,誰也帶不走。對于香港人民來說也是必須的,因為無論風云如何變幻,他們就在那里,貧賤是不能移的。對于“治港港人”來說,不是必須的,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資產,他們可以隨時跑路。
釋不歸/文 |
|